
APS计划排产策略
APS是MES系统的核心功能,主要解决MRP无法做到的有限能力排产问题。但鉴于钣金车间的特点,每月计划对象少则几百项多则几千项零件,而且存在单件生产和合批生产的协调问题,计划员的计划排产策略和方法,APS提供的是大数据量复杂计算模型的快速计算工具,这是人工无 法做到的。
MES系统的驱动数据来源于ERP的零件生产订单,该订单是按装配工序需求时间倒排产生的计划需求,该需求已经综合考虑了零件库存和已经下达的生产订单,同时考虑了需求时间的先后,实现了与ERP系统的需求联动。
MES系统会按工艺特征码进行一级排序,按到达可合并工序的时间进行二级排序,同时,按设备能力大小进行设备能力占用累加计算,当需求能力超过设备能力时,重新进行能力需求累加。计划员可以按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决策。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包含了设备从登记、维保、点检、润滑到转移、租赁、出售、拆解、报废、盘点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设备维护管理者和操作者都可以通过当前设备的使用情况来监管设备的当前状态,是否存在操作隐患和对生产进度产生影响;同时也可以发布设备维修通知、大修计划、厂区区域改造、定时限水电等。
也可以为工作单元分配具体的生产工人及设备维护者,从而建立起工作单元、生产操作和加工设备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以进行工具、标准刀量具等的库存计划管理等。

看板管理
管理人员可随时掌握各班组生产任务进展的宏观情况、任务分配合理性、产能利用情况、生产线能力是否均衡,以便生产管控人员及时调度,平衡资源,也为生产线平衡提供决策依据。
相关人员可随时掌握装配车间的紧急需求,以便及时计划、调度、生产、运输、接收、发放,尽快满足装配车间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看板显示的内容为装配车间MES系统发出的缺件清单,经过 ERP、零件车间MES系统处理,关联需求工厂、项目、物料号、图号、数量、供应工厂、状态等信息。

数据统计与管理
-
MES系统从上级接收到生产计划后,必须对完成计划的实现进行评估。工艺人员可以利用此板块进行各类序列号的申请与管理、零件制造记录的查询、现场屏幕的管理等电子化办公内 容,减少了无序的纸面登记账记录和人文操作的偏差情况发生。
-
此外,登录人员可以登录检 索出等待自己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例如序列号申请与管理、制造记录查询等,并给出完成节点与预计完工时间,改进了以往需要逐一电话沟通的繁琐过程。
-
SPC应用在现代制造中越来越广泛,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大规模生产的形成,如何控制大批量产品质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单纯依靠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改进质量管理方式。而SPC统计过程控制软件则是其中的一个核心工具。SPC管理模块将SPC应用引擎内置于MES系统中,对质量管理提供一个质的飞越。

零件进度条码管理
-
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操作容易、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在钣金零件生产现场和各工序转移流程中,通过扫描条形码,实现对当前零件的生产数据流程的采集。
-
每项产品都具备有唯一且单一的条码,只需读人数据库中的条码,就可以迅速准确地得出该项零件的相关数据。一线工人利用工段配置的IPC工控机。就可以直接调用查看该条码对应零件的最新有效版次工艺规程,避免了加工技术规范的缺失和错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质量管理
-
在制造执行系统下,根据当前生产情况,检验员选择合适的检验方式,在质量管理系统下依照在制品编号选择要进行检验的在制品,系统会列出该零件所有规定的检验条目和检验标准,这些是以质量BOM形式存储的。根据检验员采集到的数据,系统会根据质量特性标准自动进行质量合格与否判断,对不合格品会激发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
统计分析图表可以直观的反应产品的质量问题,该系统可以对相关数据自动分层处理,绘制直方图,排列图、因果图和散布图。
-
建立统一信息平台下的质量管理系统,及时反映车间生产质量状况,帮助管理人员对所有质量信息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统计,浏览,对质量控制全过程进行详细了解并实施责任范围内的监督职能。

工艺过程管理
-
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操作容易、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在钣金零件生产现场和各工序转移流程中,通过扫描条形码,实现对当前零件的生产数据流程的采集。因为每项产品都具备有唯一且单一的条码,只需读人数据库中的条码,就可以迅速准确地得出该项零件的相关数据。一线工人利用工段配置的IPC工控机。就可以直接调用查看该条码对应零件的最新有效版次工艺规程,避免了加工技术规范的缺失和错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